腦波一般分為:δ波(delta,3Hz 以下)、θ波(theta,4-7Hz)、α波(alpha,8-12Hz)、β波(beta,14-30Hz)、γ波(gamma,31-55Hz)、λ波(lamba)、σ波(sigma)、κ波(kappa,α波的一種)、μ波(mu節律),共九種。δ波,又稱沉睡波,通常出現於第三與第四期睡眠,或是大腦損傷或昏迷病患的睡眠;θ波為潛意識的腦波,與記憶、情緒、信念、個性有關,是靈感與創造力的來源;α波,又稱鬆弛波,為1908年由德國精神科醫生Hans Berger所發現,由於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腦波波段,因而使用希臘字母第一字Alpha來命名,α波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橋樑腦波,是想像力的來源,通常在個體閉眼,或放鬆的狀態下出現,主要分布位置為腦部後方,枕葉(occipital lobe)與頂葉(parietal lobe)的位置最強;β波,又稱為忙碌波,屬於低振福,高頻率的腦波,通常出現瑜為清醒時,主要是智力(邏輯思考、推理、計算)所需的腦波來源,壓力較大或是過於緊張也會出現β波,主要分布位置為大腦前方,額葉(frontal lobe)位置最強;γ波,是覺醒與專注的代表腦波,在大腦活動增加或執行特定工作時,相關的局部大腦皮質會有增強的現象,通常與認知有相關(莊佩旻,2005;孫光天、許家彰、李耀全、孫嘉臨,2007;楊玉齡,2012;歐秀慧,2006;關尚勇、林吉和,2007;Guðmundsdóttir,2011)。後四種波形,一般在非醫學類的學術論文較少提及。λ波,為視覺誘發電位(visual evoked potential,簡稱VEP),為眼睛受到光線刺激後100毫秒時,枕葉位置會記錄到的正電波,如同希臘字母「λ」的型狀,會出現在枕葉位置,故名之。σ波,為睡眠紡錘波(sleep spindle),現在已少用此名詞。κ波,特指在額葉或前顳葉(anterior temporal lobe)所記錄到的α波,出現原因為人腦在做計算時,眼球會快速轉動而造成的干擾波(artifact),若壓住眼球,此波變會消失,因此,又稱為眼球撲動波(eye flutter)。μ波,為出現於左右腦之中央區的α波,因為波形像梳子,又像希臘字母「μ」,故名之,此種α波並不會因為張開眼睛而受到抑制,除非想要移動對側的四肢才會消失,通常出現在年輕人的大腦中,左右不對稱出現(關尚勇、林吉和,2007)from:-brain2.html